阿里假貨效應 美律師啟動調查
阿里巴巴正面臨上市以來最大危機!阿里嗆大陸工商總局風波還未平息,又傳出財報失利,兩天市值已蒸發新台幣上兆元,也引來阿里巴巴投資者擬集體訴訟,據了解,光是美國就有多家律師事務所準備以「提供不實資訊」等理由向阿里啟動詐欺調查,分析人士稱,一旦美國司法部門啟動相關調查及訴訟,腹背受敵的阿里恐將面臨該集團成立以來最大危機。
阿里巴巴最近的處境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除了因假貨疑雲引發的集體訴訟外,該集團日前公布的第3財季(2014年10月至12月)財報,單季淨利潤僅有59.83億人民幣,較前一財年同期下滑28%,遠不如市場原先預期,為此阿里股價繼28日因工商總局曝其賣假貨大跌後,29日股價續跌,總計兩內之內股價大跌逾13%,市值蒸發逾300億美元,折合新台幣逾兆。
頂尖律師出頭討公道
據了解,導致阿里巴巴面臨被訴訟局面的重要因素,在於大陸國家工商總部公布的白皮書指出,為了不影響阿里巴巴赴美上市進程,該份涉及到阿里巴巴假貨問題的白皮書當時遭到刻意隱瞞,而此舉則已經嚴重違反美國《證交法》有關資訊揭露的規定,成為美國五大律師事務所「追殺」阿里的最有力證據。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準備對阿里提起集體訴訟的五家美國律師事務所,以主打證券訴訟官司著名的波默朗茨(Pomerantz)律師事務所為首,該所聲稱,為保護投資者利益,正在對阿里集團及其部分高管和董事進行調查。
業內人士稱,過去被波默朗茨律師事務所提起集體訴訟的上市公司「非富即貴」,從來自大陸的聚美優品,到電動汽車龍頭特斯拉、英國石油(BP)、巴克萊等都在列,指出這次阿里對上波默朗茨,「情況很不樂觀」。
美恐有連串法律行動
無獨有偶,過去曾多次徵集、代理大陸的美股投資人赴美打官司的大陸律師郝俊波,也開始徵集阿里巴巴投資者,欲在大陸境內提起集體訴訟。此外,部分位於上海的律師事務所也表示,下一步也將考慮徵集大陸境內投資人,為投資人向阿里巴巴求償。
對此,英國《金融時報》則指出,中、美律師的動作讓外界的疑慮更為加深,如果阿里巴巴在赴美IPO之前果真向投資者隱瞞了重要資訊,勢必將會在美國引發一連串的法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