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外勞政策 有待建立更好留台環境
台灣工作人口數明年開始將每年平均減少18萬人,勞動力短缺將衝擊台灣經濟表現,政府在充實工作人口的政策中,其中一項就是要讓有技術、適應台灣的藍領產業外勞留下。不過,在擔心衝擊本勞就業權以及種種考慮之下,立法院日前僅通過家事外勞有條件延長在台工作時間至14年,隨著勞動人口短缺,如何留住好的外籍人才,還有待政府建立更好留才環境。
台灣勞動力人口短缺,明年開始將每年平均減少18萬勞動人口,為增加台灣的工作人口,在外勞政策方面,勞動部原本有意增訂「選才機制」;讓外勞在台工作滿12年後,若符合一定要件,就可不受年限限制。
不過,立法院日前經過3小時馬拉松協商,最後拍板通過的,僅是外籍家庭看護工符合條件者可延長2年,在台年限可從目前12年、延長到14年,但產業外勞、機構看護工、家庭幫傭都不適用。
立院三讀 有條件延長外籍看護工在台年限
國民黨立委楊玉欣表示,協商過程中,在野立委主要是擔憂外勞會搶走本國勞工工作,並質疑延長年限後的配套措施不夠周全,最後僅勉強同意針對家庭看護工予以有條件延長。
勞工團體、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研究員陳素香則質疑,這次修法是服務特定僱主,有欠周延。她說:『(原音)這個延長是服務誰?肯定是為了服務某些僱主、需要長期看護的僱主,所以他不是一個普遍性的、大家都一致說12年到了,我只要願意,我可以申請延長到14年,他不是一個普遍延長的概念。』
勞動部政務次長陳益民則指出,據他了解,在野黨普遍是擔憂外勞仲介若擁有居留權,是否可享有國民待遇?以及勞保投保滿15年可領年金,恐衝擊政府財政支出、加上2年後將實施長照保險法等恐增加長照法施行難度,最後決定僅通過較有急迫性的看護外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