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金融同質化競爭嚴重1300家P2P汽車貸款怎麼活
互聯網遇到金融,大有燎原之勢。第三方分析人士認為,經過市場的驗證與投資者篩選,互聯網金融細分領域發展越來越受關注。海投匯高級副總裁周立賓告訴《投資者報》記者,目前有兩個領域發展很火,一個是校園分期業務,目前正在飽受爭議,另外一個就是汽車金融領域,眼下市場的競爭者很多,但新入場者依然有機會。
如此巨大的市場空間,BAT等巨頭們早已開始“攻城略地”。同樣,近年來P2P由於行業自律不強和法律監管尚有缺弱,各類P2P平台良莠不齊。但在行業洗牌過程中,車貸P2P平台卻表現優異。
網貸天眼最新數據顯示,全國目前有1300家P2P車貸平台。那麼,車貸類的P2P平台是否會進入同質化競爭的格局呢?周立賓認為,這類平臺本來就市場巨大,再加上一定的地域優勢,只要平台資產足夠優質安全,應該說很多平台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間。
萬億市場空間
汽車金融說起來高大上,其實和很多人息息相關。所謂汽車金融,是指汽車的生產、流通、購買與消費環節中通融資金所產生的金融活動,主要包括資金籌集、信貸運用、抵押貼現、證券發行與交易,以及相關保險、投資活動,是汽車製造、流通、服務維修與金融業相結合滲透的必然結果。
據零壹財經近期發布的《中國互聯網+汽車金融年度發展報告2016》(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汽車金融市場規模達到了3920億元,年增長速度超過30%。2014年,汽車金融市場規模已超過了7000億元,2012年-2014年年復合增長率已超過33.6%,汽車金融滲透率已超過20%。從新車市場、二手車市場到汽車後市場,整個汽車金融市場蘊含著萬億元級別的市場空間。
零壹財經分析認為,汽車金融行業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也源於國內汽車保有量的提升。據公安部交管局發布統計數據,截至2015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2.79億輛,其中汽車1.72億輛。全國平均每百戶家庭擁有31輛私家車,北京、成都、深圳等大城市每百戶家庭擁有私家車超過60輛。
因此,BAT等互聯網巨頭也紛紛切入汽車金融領域,P2P行業也細分出P2P車貸平台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近期,微貸網宣布獲得10億元的C輪融資,此前也有投行人士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比較看好微貸網的模式及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