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外勞非長遠計政府聚焦重聘計劃
儘管近日來有指政府或在近期公佈解除禁止引進外勞政策,但內政部副部長拿督諾嘉茲蘭表示,當局現階段將會持續把焦點放到重新聘請外勞計劃上,之後才會進一步決定是否解凍引進外勞政策。
大馬僱主聯合會(MEF)執行董事拿督三蘇丁也指出,一旦政府打算改變全面凍結引進所有國家外勞的立場,最早也只會在今年6月30日,即有關重新申請外勞計劃期限到後,才會有所公佈,意味著業者仍需等待長達2個月。
諾嘉茲蘭接受《東方日報》訪問時說,在我國早前的外勞政策下,國內雇主並沒有履行其積極培訓本地職員的責任,反之一直依賴於從國外引進外勞便利政策,惟這並非長遠方案。
他說,這是因為對許多來自印尼、尼泊爾以及越南等國家外勞而言,在我國雇主在所提供給外勞薪酬方面,大馬已不再是一個讓他們感到具吸引力的國家。
只能吸引素質低外勞
「我國目前只能吸引那些只需要低技能或素質較低的外勞前來,即在那些低技能和缺乏競爭力的領域工作,這並無法讓國內各領域達到提升。」
「我們仍會繼續考慮來自各領域業者的意見,但在決定是否解凍引進外勞前,我們將會持續重新聘請外勞計劃。」
諾嘉茲蘭今日針對內政部會否在近期宣布重新允准國內各領域引進外勞一事,這麼回應。
另一方面,三蘇丁表示,儘管近期報導陸續指政府或在近期公佈解凍外勞,惟該聯合會至今仍受到任何來自內政部的正式信函,而該組織也會繼續跟進此事。
最早6月30日公佈
他相信,政府解凍並重新允准國內各領域引進外勞仲介的政策,最早也只會在今年6月30日,即有關重新聘請外勞計劃期限到後,才會有所公佈。
他說,鑑於全面引進凍結政策而引發的人手短缺問題,許多需要龐大人手的製造業和種植業等領域業者近期深受打擊,因無法在限定期限內完成生產而面臨虧損,政府理應儘速釐清此事。
「據了解,雇主及外勞本身對重新聘請外勞計劃的反應並不是那麼鼓舞,因為這等於雇主向當局承認聘請非法外勞的罪行,並需因此而繳付罰款。」
他指出,雖然全馬共有220萬非法或持有證件但逾期的外勞,必須在該計劃下登記,但是至今也只有6萬名外勞向該局登記。」
「相比起通過該計劃來聘請外勞來解決,業者還是希望能夠直接引進外勞,我們是希望政府能夠若宣布解凍禁止引進外勞的政策,必須讓其全面在各領域生效,而並非分階段或僅根據特定領域需求來落實。」
雇主或減產應對勞工短缺
大馬中華總商會(中總)總秘書拿督盧成全指出,若政府打算在「重新聘請外勞計劃」於今年6月杪結束後,才宣布解凍引進外勞政策,雇主或需在這2個月通過延長現有外勞加班時段、將所接獲訂單外包予其他公司完成生產,甚至是減產來應對嚴重人手短缺問題。
他表示,自政府於今年2月19日宣布全面凍結引進外勞以來,多個領域企業尤其是製造業、家具業、建築業以及種植業等皆面臨嚴重人手短缺問題,許多業者更無法在客戶在訂單所限定的期限內,完成生產及交貨。
他說,為了應對這些因外勞人手短缺而因引發的問題,一些雇主最終只能要求現有的外勞職員延長加班時段,或把部分訂單外包予其他公司來完成生產,以便能夠在定期內交貨給客戶。
盧成全指出,若還需再多等2個月,才能重新引進外勞,那麼雇主的應對政策包括延長外勞加班時段、將訂單外包給其他公司以及拒接一些訂單等。
他表示,在許多領域,所有外勞剛入行就說明,他們每日或許加班2至3個小時,如今或許再延長加班時段,包括在週末也需工作等。」
「如以家具業領域而言,一旦業者無法依據訂單所限定期限完成出口生產就需繳付罰款予買家,即拖延交貨1天需罰100美元(約391令吉),為了不要讓國外進口商對公司持有遲交貨的負面印象,許多商家只好將訂單外包。」
盧成全今日接受《東方日報》訪問時,如此表示。他說,相比起製造業廠商,農產業及種植業領域因外勞人手短缺問題所面臨的衝擊更大,因為這些領域業者無法有效預知收割成果而有效調動人手和聘請外勞。
他舉例,當一些種植業者在進入豐收季節時,卻因因外勞人手不充足無法順利完成收割,導致其農產品最終損壞,為了減少類似虧損,業者只好選擇減產。